其实中药白背叶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白背叶茎的功效与作用,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中药白背叶的功效与作用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野生白背草有什么功效
- 2、白背叶的用法与功效?
- 3、农村的白叶背是怎样一种植物,有着哪些功效和作用?
- 4、白背叶的功效与作用
- 5、白背叶根的功效 白背叶根有什么功效
野生白背草有什么功效
白背叶,中药名。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分布于云南、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根具有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之功效,常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子宫脱垂,脱肛,白带,妊娠水肿。叶具有消炎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中耳炎,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入药部位为根或叶。性味微苦、涩,性平。功效:根: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叶:消炎止血。主治:根: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子宫脱垂,脱肛,白带,妊娠水肿。叶:用于中耳炎,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用法用量:根15-30g;叶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或干叶研粉敷患处。白背三七《中华草本》收录的珍贵中草药,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全草,别名大救驾、大肥牛,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等。草药性状:根茎肥大、肉质,呈团块状,径2~3厘米,新鲜时灰黄色,侧生茎芽多枚,短圆锥状,有的可见环节。折断面灰白色。产广西等地。以植物的全草入药 。民间以白背三七地上部分作为食药两用,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固有“神仙草”之称。
白背叶的用法与功效?
【别称】白膜叶、白帽顶、白面风、白叶野桐、木梗日青地白。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2~3米。小枝、叶柄、花序及叶背面均有灰白色星状茸毛。叶互生,叶片阔卵形,全缘或不规则3裂,有稀疏钝齿。夏、秋开灰白色花,雄穗状花序顶生,雌穗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蒴果近球形,密生羽毛状软刺。叶多鲜用,或夏、秋采集,晒干。根全年可采。
【生长环境】我国南方各省有分布。生于灌木草丛、山坡中。
【性味功效】味苦、涩,性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
【验方精选】第一方:鲜白背叶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肺结核咯血,溃疡病出血。第二方:白背叶、松树二层皮、杉木寄生各等量。
用法:水煎洗患处。
主治:痈疮溃疡。第三方:白背叶根60克,甜酒、白糖适量。
用法:水煎,去渣,加甜酒、白糖,分2次服。
主治:扭挫伤。第四方:鲜白背叶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处。
主治:皮肤湿疹。第五方:白背叶30克。
用法:蒸水,用消毒棉签蘸药水拭抹患处,1日3次,连用2~3日。
主治:鹅口疮。第六方:鲜白背叶根30克。
用法:蜜糖浸透绞汁,频频含咽。
主治:扁桃腺炎。第七方:白背叶根15克,白鸡冠花9克,乌贼骨9克。
用法:水煎去渣,分2次对水酒服,每日1剂。
主治:白带过多。第八方:白背叶根60克,猪瘦肉适量。
用法:水煎服。
主治:瘰疬。
农村的白叶背是怎样一种植物,有着哪些功效和作用?
白背叶我们又叫它白鹤草、叶下白。它在我们南方农村很常见,这种植物给我的印象就是砍做柴火烧,比较不容易燃烧,因此在农村很少用它来做柴火使用。白背叶这个名字也是蛮奇特的,很多的朋友对这种植物也是不熟悉。白背叶是灌木或小乔木,最高可以达到四米,它的叶子互生,卵形或阔卵形,稀心形,它的蒴果是近球形,种子也是近球形,褐色或黑色。白背叶这种植物在我姑姑的农村老家,是很常见的。
在我国,白背叶产自云南,广东,湖南,福建,海南等地。通常它生长在海拔30-1000米的山谷灌丛中或者山坡上。我的姑姑是福建,在她的农村老家,在山坡上经常可以见到白背叶这种植物,小时候去我姑姑家玩,我和几个表哥还经常采集这种植物的叶子来玩。
白背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的根和叶都可以入药。白背叶全年都可以采集。当地的老百姓,把采挖的白背叶根洗干净,切片晒干备用,叶子晒干研成粉备用。白背叶的根具有收敛固脱,健脾化湿,柔肝活血,清热祛湿的作用,经常用来治疗白带,子宫脱垂,妊娠水肿,脱肛,跌打损伤,慢性肝炎等症状。
农村老百姓经常用白背叶的根来治疗脱肛。方法就是把白背叶的根和猪大肠一起用水炖,炖好以后饮汤就可以治疗脱肛。白背叶的叶子具有消炎止血的作用,经常用来治疗外伤出血,中耳炎,跌打损伤等症状。农村老百姓还经常用白背叶来治疗皮肤湿痒。方法就是把白背叶用水煎,煎好以后用煎好的水洗患处,就可以治疗皮肤湿痒。
白背叶主要的药用部位是根和叶子,因此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最好咨询医生再进行使用。本篇文章到此为止,希望能帮到大家。
白背叶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止痛,解毒,止血。治淋浊,胃痛,口疮,痔疮,溃疡,跌打损伤,蛇咬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研末撒或煎水洗。
附方
1治胃痛呕水:白背叶草头浸男子尿一星期,取起洗净晒干。每用二两,雄鸡一只去肠杂头肺,水适量炖服,每星期一次。(《闽南民间草药》)
2治鹅口疮:白背叶适量蒸水,用消毒棉卷蘸水拭抹患处,一日三次,连抹两天。(《岭南草药志》)
3治外伤出血,溃疡:白背叶晒乾,擦成棉绒样收贮,出血时取适量贴上,外加绷带固定。(《岭南草药志》)
4治皮肤湿痒:白背叶煎水洗。(《福建中草药》)
5治产后风:白背叶、艾叶,酒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6治溃疡:白背叶鲜叶捣烂,麻油或菜油凋敷。(江西《草药手册》)
7治跌打扭伤:鲜白背叶适量,捣敷。(苏医《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中耳炎:取干白背叶1两研成粗末,加水半斤,置于加盖的瓷盅内,隔水炖2小时以上,去渣,过滤,滤液内加适量防腐剂。用时先将患耳脓水洗净,药棉拭乾,再滴入药液,每次3~4滴,每日3次。疗程3~15天。77例经1~12个月随访,痊愈32例,显效24例,好转21例。
备注
本植物的根(白背叶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摘录
《*辞典》
白背叶根的功效 白背叶根有什么功效
1、清热祛湿、收涩、活血。 白背叶根属于中药的一种,它的入药部位是植物的根。白背叶根性味微苦、涩,性平。归经:归肝、脾经。
2、白背叶根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清热祛湿、收涩、活血。主治病症主要有肝炎、肠炎、淋浊、带下、脱肛、子宫下垂、肝脾肿大、跌打扭伤等。
3、白背叶根常与地锦草、焦山楂配伍治疗肠炎。治疗淋浊,可与槟榔根配伍。白背叶根还可以与茯神、茯苓煎水服治疗淋浊。
OK,关于中药白背叶的功效与作用和白背叶茎的功效与作用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