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和附片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附子干姜的功效和作用?

其实干姜和附片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附子干姜的功效和作用,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干姜和附片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干姜的功效和作用
  • 2、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干姜的食用方法
  • 3、干姜茯苓茶和附子姜葱茶有什么做法及功效?
  • 4、“温脾暖胃第一药”:干姜的作用及用法
  • 5、附子的食用方法
  • 6、白附片的功效作用和是食用方法

干姜的功效和作用

干姜的功效和作用

干姜的功效和作用,干姜它是个药食同源的食品,在咱们中药当中,干姜是非常常用的,它归经归在脾经、胃经,肾经、心经和肺经,所以提示干姜在很多的疾病当中,都起一定的作用。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干姜的功效和作用。

干姜的功效和作用1

1、 干姜的是挖起来根茎以后再洗干净再晒干备用,干姜可以温中散寒,可以治疗脘腹冷痛,可以止呕吐和止泻痢,对于胸痹心痛的人有好处。如果四肢寒冷也可以食用干姜,干姜对于寒饮喘咳有好处,痰饮咳喘也可以用干姜来治疗。

2、如果咳嗽和气喘也可以食用干姜,如果痰多再加上清稀的人可以用干姜和细辛:五味子一起配合着使用,中医上认为干姜是一种热性食物,味,干姜的用法一般是取三到十克的干姜煎烫服用。

3、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干姜的,对于一些阴虚内热的人:如血热的人不能吃。

干姜的吃法很多,可以和羊肉一起煮汤,取150克羊肉再加上干姜30克和适量的盐,慢火炖烂有很好的去寒补虚的作用,对于一些四肢冻冷的人,腰痛,月经后小腹痛等有很好的作用。

四川泡姜泡辣椒的做法大全

1、四川泡姜泡辣椒在做的时候,一定要准备一个干净的泡菜坛子。可以先把泡菜坛子的盖打开晾晾,然后再把里面认真消毒烘干水分。准备适量的小米辣椒和新鲜的嫩姜,还要准备适量纯净水,除此以外要准备八角桂皮香叶和花椒等香料,在准备适量的泡菜盐,最后准备适量冰糖。

2、准备好的小米辣椒要去掉它的蒂再把它放到清水中反复清洗,最好用淡盐水浸泡几小时,取出以后控干表面水分。准备好的新鲜嫩姜,也要去掉红色的部分,把它掰成块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洗好以后晾干备用。

3、一个干净的无油污水的锅里面,放入准备好的泡菜盐,开火炒制一会儿,然后再放入准备好的花椒八角桂皮,香叶等香料,继续炒至二分钟加入,准备好的纯净水,放入冰糖加热煮开,再煮5分钟左右,这时能闻到浓郁的香味。

4、把煮好以后的泡菜水降温,再把它倒入的泡菜坛子中,然后把处理好的新鲜嫩姜和小米椒全部放入的泡菜坛子中,要让泡菜水,把小米椒和嫩姜全部浸没,把坛子密封好,十几天以后里面的辣椒和姜就能泡好,取出以后可以直接吃,不论是配粥还是下饭都特别好。

冰糖姜片的功效吃冰糖姜片的好处

冰糖姜片的功效

1、冰糖姜片能温补身体

冰糖姜片是一种温补功效出色的食材,它能升阳,也能温中,还能养血补气,

更能补充能量,平时人们食用可以缓解身体虚弱,无力以及在气血不足等多种不良症状,对人类的身体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2、冰糖姜片能清肺化痰

清肺化痰也是冰糖姜片的重要作用之一,冰糖能化痰,也能清肺还能消除肺部的'多种炎症,能加快痰液排出,对人类的咳嗽痰多以及哮喘等多种常见呼吸类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冰糖姜片能预防感冒

冰糖姜片可以驱寒暖胃,也能治疗人类的风寒,类人们因身染风寒以后引发鼻塞和头痛以及头晕和发热以后可以直接食用冰糖姜片,也可以用冰糖姜片泡水喝,能快速驱除风寒,让这些不良症状消失,从而也就预防了感冒的发生。

干姜的功效和作用2

第一、就是脘腹冷痛,像脾胃湿寒,脾胃冷寒的人,我们运用干姜以后,它能够温养脾胃,治疗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的疾病。往往我们把干姜、甘草、人参,组成一个叫著名的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的病人。

第二、治疗肢冷脉微的疾病,像四肢比较冷,比较怕冷的人,我们常常合并用附子、甘草,像著名的四逆汤,它治疗四肢的肢冷脉微,导致的四肢的阳气不足。

第三、它治疗寒饮咳喘,像一些寒性的咳嗽咳痰,特别是白色泡沫的痰,往往提示有寒性的肺饮。我们用干姜往往能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

第四,还有治疗妊娠的呕吐不止,我们用干姜、人参、半夏等等,可以治疗妊娠的呕吐不止。

不管怎样干姜在中药当中,凡是一些寒证,我们往往都少不了干姜,因此干姜在中药当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干姜的食用方法

(一)、干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瘦)150克,干姜30克,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做法:羊肉切块,与干姜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即可。

养生功效:

1、 温里,散寒,补虚。

2、 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下肢浮肿;泄下量多;月经后期小腹发凉等症。

(二)、温肺粥

材料:五味子9克,干姜9克,细辛3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三味中药洗净,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大米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再放入用沙布包好的中药,同煮成粥。将粥中的纱布包去掉,分早晚两次食粥。

养生功效:温肺止咳化痰。适用于冬季感受风寒引起的咳嗽气喘,痰色稀白者。

(三)、姜茶饮

材料:干姜3克,绿茶3克

做法:干姜(切丝)、绿茶用水煎浓汁。

养生功效:

1、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

2、 适用于细菌性痢疾。

(四)、人参猪肚汤

材料:猪肚500克,人参5克,黄连5克,甘草6克,枣(干)5克,干姜15克,黄芩9克,半夏9克

做法:

1、 将人参、黄连、炙干草、大枣、干姜、黄芩、半夏分别洗净后装入纱布袋内;

2、 生姜切成片,葱切成段;

3、 猪肚反复搓洗干净;

4、 净纱布袋纳入猪肚内,用绳扎紧口放入炖锅内;

5、 加入适量清水及生姜、葱、料酒,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50分钟,加入盐搅匀;

6、 将猪肚捞起,除去药包,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的长条,再放入锅内烧沸即成。

养生功效:具有补脾胃、益气血、消癌肿之功效,对治疗幽门癌症效果尤佳。

(五)、骨碎补粳米粥

材料:粳米100克,骨碎补(补肾强腰,活血止痛,续筋接骨)12克,干姜10克,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莠寒除湿,止痛)10克

做法:

1、 将骨碎补、附子、干姜三味药水煎约3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

2、 将粳米淘洗干净;

3、 粳米内放入药汁中,再加适量清水煮至成粥即可。

养生功效:具有温阳益气之功效,适于中老年性关节炎患者食用,症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天气变化加重、昼轻夜重、遇寒痛增等。

(六)、姜枣红糖汤

材料:干姜5克,枣(干)15克,赤砂糖30克

做法:

1、将大枣去核,洗净,干姜洗净,切片。

2、大枣、干姜,加红糖煎汤服。

养生功效:可暧宫散寒,适用于寒凝痛经。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干姜的食用方法

干姜是大多数人所知的一味常用中药,干姜具体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它的食用 方法 及禁忌有哪些?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干姜的功效和作用以及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干姜的功效和作用

①治卒心痛:干姜末,温酒服方寸匕,须臾,六、七服,瘥。(《补缺肘后方》)

②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甘草100克(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150克(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伤寒论》通脉四逆汤)

③治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10克。(《千金方》)

④治头目旋晕吐逆:川干姜100克(炮),甘草50克(炙赤色)。上二味,为粗末。每服20-25克,用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前热服。(《传信适用方》止逆汤)

⑤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50克,半夏100克。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

⑥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太热者: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伤寒论》干姜附子汤)

⑦治脾寒疟疾:一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服。二干姜炒黑为末,临发时以温酒服三钱匕。(《外台》)

⑧治寒痢青色:干姜切豆大,海米饮服六、七枚,日三夜一。(《补缺肘后方》)

⑨治吐血不止:干姜为末,童子小便调服5克。(《千金方》)

⑩治吐、下血:当归、阿胶各4克,川芎2.5克,蒲黄5克,柏叶7.5克,炒姜炭七分。上水煎,百草霜末点服。(《观聚方要补》断红饮)

干姜的禁忌

本品辛热燥烈,阴虚有热、血热妄行忌服,孕妇慎服。

干姜的食用方法

(一)、干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瘦)150克,干姜30克,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做法:羊肉切块,与干姜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即可。

养生功效:

1、 温里,散寒,补虚。

2、 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下肢浮肿;泄下量多;月经后期小腹发凉等症。

(二)、温肺粥

材料:五味子9克,干姜9克,细辛3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三味中药洗净,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大米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再放入用沙布包好的中药,同煮成粥。将粥中的纱布包去掉,分早晚两次食粥。

养生功效:温肺止咳化痰。适用于冬季感受风寒引起的咳嗽气喘,痰色稀白者。

(三)、姜茶饮

材料:干姜3克,绿茶3克

做法:干姜(切丝)、绿茶用水煎浓汁。

养生功效:

1、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

2、 适用于细菌性痢疾。

下一页更多精彩“生姜和干姜的区别”

干姜茯苓茶和附子姜葱茶有什么做法及功效?

干姜茯苓茶:干姜、甘草各5克,茯苓10克。将上3味共制粗末,放入杯内,冲入沸水,候温,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温肺散寒,利湿化痰。用治冷哮发作期,症见喘息频作、喉中哮鸣、咳痰清稀呈泡沫状、胸闷如窒、面青肢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等。

(2)附子姜葱茶:制附片10克,干姜5克,葱白2个,红糖20克。将制附片、干姜、葱白共制为粗末,与红糖一同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温阳散寒,逐湿化痰。用治冷哮发作期。

“温脾暖胃第一药”:干姜的作用及用法

干姜味辛,性热,主要功能为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能引血分药入血中气分而生血,引附子入肾而祛寒回阳;并能温助心肺的阳气。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一、腹痛、腹泻由于脾胃虚寒,寒邪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致脘腹冷痛,喜热喜按,或吐或泻,吐泻物清稀等症,可用干姜温中散寒,常与党参、白术、炙甘草、藿香、吴萸、茯苓、陈皮等同用。若胸腹俱冷痛、大寒、呕吐不能食,腹中寒气上冲,上下疼痛者,可配川椒、人参(党参)、饴糖同用(《金匮要略》大建中汤)。

二、亡阳虚脱体弱阳虚者,抵抗力弱,如遇寒邪太盛,内侵脏腑,而出现脉微欲绝、四肢逆冷、凉汗湿衣、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用发散药过多致大汗淋漓,出汗太多,而出现四肢厥冷,体温低下等,此为寒邪伤阳,或大汗亡阳而造成阳气欲脱的证候。可急用干姜回阳通脉,常配附子、甘草同用(《伤寒论》四逆汤),虚人、老人还可再加党参(或人参),冷汗不止者,还可加麦冬、五味子、山萸肉等等。三、寒痰咳喘由于阳气虚,水湿不化,聚而为饮,水饮寒痰,上犯于肺可致咳嗽,吐白色稀水泡沫状痰,气喘,畏冷,头眩,不欲饮水,冬季易发等症,可以本品配细辛、五味子,名“姜辛味”法,有温肺、开肺、合肺的作用,常加入应证汤药中使用,例如小青龙汤等。薤白辛苦温,入心经,通气滞,助胸阳而治胸痹(心、胸及背疼痛);干姜辛温入脾经,兼入心肺,助阳而补心气;炮姜炭偏用于温经止血,偏治小腹、脾肾之寒。干姜偏用于治胃脘、脐腹、心肺之寒。 用量一般0.9~6g,炮姜炭用0.6~3g。精血不足、内有热邪者,不宜用。

“纳气归肾、引火归元第一药”:肉桂的作用及用法

肉桂味辛、甘,性热,有温补肾阳、温中逐寒、宣导血脉的作用。其性守而不走,偏暖下焦,能助肾中阳气,即“命门之火”,并能纳气归肾、引火归元。 常用于: 一、温补肾阳肾阳不足则可发生男子阳痿、精冷,妇女久不生育等症。男子常配鹿茸、熟地、菟丝子、枸杞子、潼蒺藜、山萸、附子、肉苁蓉、巴戟天、山药、茯苓、泽泻等同用。女子常配合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香附、生艾叶、附子、紫石英、吴萸、乌药等同用。肾阳虚也可导致小便不利,甚至发生水肿等,可用本品配合熟地、山药、牛膝、山萸、茯苓、丹皮、泽泻、附子、车前子(济生肾气丸)等同用。二、温中逐寒因受寒冷之气而导致的心腹疼痛、腹胀、少腹冷痛、寒疝、痛经等,可用本品配合高良姜、香附、吴萸、小茴香、乌药、丁香、沉香等同用。脾肾阳虚影响到中焦运化失调,而产生虚寒性泻泄,大便清稀,甚至完谷不化等症,可以本品配合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干姜、附子、补骨脂、肉豆蔻、诃子、五味子等同用。笔者常以本品配附子、党参、白术、茯苓、木香、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诃子、炒山药、灶心土(煎汤代水,用此汤煎药)等,随证加减,用于治疗慢性痢疾,慢性肠炎等病,表现为虚寒泄泻者,可取得一定效果,供参考试用。据近代研究,本品所含之挥发油,有缓和的刺激作用,能增强消化机能,排除消化道积气,缓和胃肠痉挛性疼痛。

三、宣导血脉血在脉中流行,寒则凝涩,温则流通。如气血虚弱,寒邪阻滞,气血流行不畅而生阴疽,或手指、足趾发凉疼痛,或指节黑烂,甚则趾(指)节腐烂脱落(脱骨疽,近代称闭塞性脉管炎),可用肉桂温通血脉,常配熟地、麻黄(同捣)、白芥子、鹿角胶、附片、红花、干姜、细辛、桂枝尖等同用。如气血虚弱的人,痈疽溃烂后久不收口,也可以本品配合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炙甘草(十全大补汤)等同用。据近代研究,本品有中枢性和末梢性扩张血管作用,能增强血液循环。 四、引火归元肾阳虚衰,命门真火不足,而致虚阳上越,出现面赤、虚喘、汗出如油、足膝寒冷、脉虚无根、尺脉微弱等症,此为真寒假热的戴阳证,须速用好肉桂引火归元,纳气归肾,常配合熟地、山萸、五味子、人参、附子、煅龙骨、煅牡蛎等同用。如肾火上浮,而出现上热(口干、喉痛、牙痛,不红不肿,夜间加重,痛连齿颊)、下寒(腰痛,腿足发凉,便溏,尺脉弱)之证,也可用本品引火归元,常配合玄参、川断、牛膝、熟地、知母、细辛、桑寄生等同用,这时肉桂用0.9~2.5g即可。附子的作用迅速急烈,能回阴寒证中几欲散失的阳气,故前人称它能“救阴中之阳”。

肉桂的作用和缓浑厚,能补下焦肾中不足的真火,温补肾阳,更能引火归元,以熄无根之火,故前人称它能“救阳中之阳”。救急药中多用附子,补益药中多用肉桂。 干姜温中逐寒,偏入脾经气分,回阳通脉,兼通心阳。肉桂温中逐寒,偏入肾经血分,抑肝扶脾,兼交心肾。质量好药力足的肉桂,称“紫油桂”; 刮去外面粗皮及里面薄皮的称“桂心”,性不太燥,适用于助心阳、交心肾;幼桂树皮,称“官桂”,力弱性燥,适用于温中燥湿。 一般通称肉桂;紫肉桂全称是紫油肉桂。笔者常以六味地黄汤(熟地或生熟地各、山药、山萸、茯苓、丹皮、泽泻)中加肉桂(最好是紫油桂),煎水一至二暖瓶,晾温,代茶饮。用于治糖尿病口渴引饮者,渴则饮此水,症情逐渐减轻,饮水日渐减少,煎药汁也逐渐减少,减至与正常人差不多时,则改为汤药服用,每日1剂,常收良效,谨供参考(有时再加五味子)。肉桂用量一般;特殊重症可用。 阴虚火旺,热病伤津者忌用,孕妇禁用。不宜与石脂同用。

附子的食用方法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下面我就和你介绍下有关附子的食用 方法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可止泻,消肿,祛风湿,回阳补火,散寒止痛;用于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等症。

附子主治

现代研究,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可强心抗休克;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另外,附子正丁醇、乙醇及水提物均对氯仿所致小鼠室颤有预防作用;附子还有抗寒冷、提高耐缺氧的能力;煎剂对急性炎症模型也有明显抑制作用;附子可使阴虚证进一步恶化,使阳虚证得到改善;除上述作用外,附子还有增强免疫、抗血栓形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延缓衰老等作用。

   附子禁忌

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

恶蜈蚣。

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乌韭、大豆、绿豆、乌韭、童溲、犀角。

忌豉汁、稷米。

附子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3~10g,久煎可减低毒性。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1、代茶饮

补骨脂10克,肉桂、附子、甘草各5克。水煎去渣。代茶饮用,常喝可治头疼。

2、煎服

附子10克,肉桂5克,先将肉桂、附子用清水煎煮。去渣取汁,打入一个鸡蛋,煮熟即可食用。

3、煮粥

附子5克,干姜2克,大米50克,葱白2根,先将附子和干姜研为细末,大米淘洗干净,葱白洗净切段。大米加适量清水,放入锅中煮粥。然后加入药末、葱白段、红糖煮至粥熟。

白附片的功效作用和是食用方法

白附片是一种药材。它的作用有很多,当你的皮肤不好的时候,可以用它。因为它有美白的作用。当你的脸上长粉刺和疙瘩的时候,你也可以用它来治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白附片的功效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附片的功效和作用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1.对蛋清性关节肿胀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强度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性。

2.强心和升压作用:去甲乌药碱是附子中的强心成分之一,含量甚微。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很强,能明显增加离体蛙心。

3.对心率和心律失常的影响:去甲乌药碱能加速心率,对实验性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改善作用。

白附片的食用 方法 与食用配方

食用方法: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食用配方:①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枚,干姜三两。(《伤寒论》四逆汤)

②治伤寒阴盛格阳,其人必躁热而不欲饮水者:大附子一枚烧为灰,存性,为末;蜜水调服。(《传家秘宝方》霹雳散)

③治阴毒伤寒,面青,四肢厥逆,腹痛身冷,一切冷气:大附子三枚(炮裂,去皮脐)为末。每服三钱,姜汁半盏,冷酒半盏,调服。良久脐下如火暖为度。(《济生方》回阳散)

④治伤寒已经转下,又曾发汗,内外俱虚,邪气未解,表证不见,身无大热,昼日烦躁,不得眠睡,夜即安静,不呕不渴,脉候沉微者,宜服之。又治暴中风冷,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一切虚寒,并皆治之:干姜(研粗末)一两,附子(生,去皮脐,细切)一枚。上合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局方》姜附汤)

白附片的对比区别

白附子与白附片

白附子与白附片是两种不同的药物,切忌混用!二者名称相近,常易混淆, 但它们的功效迥异。

不同加工

白附片,是将附子剥去外皮、切片,在清水中漂至水呈乳白色,取出蒸过、晒干,或用硫黄薰白。而附子是乌头的根,乌头是剧毒中药,将乌头用胆马水浸漂后用水煮熟而成附子。

不同功效

前者即白附子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和解毒散结的作用,临床上用于风痰壅盛、口眼歪斜及瘰疬痰核;而后者白附片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功效,临床上用于亡阳症、阳虚症及痹痛。

白附片与黑附片

白附片与黑附片统称为附片,附片(黑顺片、白附片) 直接入药。加工不同,但功效一样。

不同加工

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白附片 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相同功效

两者统称为附片,附片(黑顺片、白附片) 直接入药。两者都是附子的炮制加工品,在功效方面,两则也相近,但稍有区别.。

【性味与归经】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用法与用量】 3~15g,先煎,久煎。 【注意】 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萎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贮藏】 盐附子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黑顺片及白附片置干燥处,防潮。

总的来讲,附子具有回阳气,通行十二经,能追复散失欲绝的元阳(肾阳)等功效。由于附子有大毒,常常炮制后入药.其中,炮附子最常用,药力足、效果快;淡附片药力较和缓;黑附片与炮附子药效差不多;白附片药力稍小于以上几种。另外还须强调,在中医看来,白附子性偏上行,能祛风燥痰,偏用于头面风痰之疾。黑附子正好相反.

猜你喜欢:

1. 白地瓜的功效与作用

2. 白糯米酒的功效与作用

3. 附子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

4. 白附子的功效作用与药用配方

5.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文章分享结束,干姜和附片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附子干姜的功效和作用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iluozhen@qq.com删除,谢谢。
  • 坚果炒货

    坚果炒货
  • 手机扫一扫
    随时随地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