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什么零食健康,公婆经常给孩子吃零食我该怎么劝说?
这样的烦恼,在老人帮带孩子的家庭经常会出现,毕竟两代人有着不同的理念,具体怎么处理更合适正好能够体现父母的小智慧。但在和老人“理论”之前,我认为有两件事家长心中需要明了。
1.1岁左右的孩子是否需要零食;
2.为什么老人喜欢给孩子吃零食。
接下来我们一一道来。
孩子需要零食吗
抛开所有不良情绪我们就事论事,1岁左右的孩子是需要吃零食的。
宝宝的肠胃功能还不健全,不能一次储存充足的食物,然而他们新陈代谢又比较快,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如果像成人一样每日三餐很显然是不行的。即便是像我女儿已经上了幼儿园,每天也是依照“三餐两点”规划的,只为了满足孩子的肠胃需求。
另外有些零食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咀嚼能力,同时帮助他们加固牙齿,活动面部肌肉。
因此,作为父母不能武断的禁止孩子吃零食,而是应该帮他们选择适合年龄段的健康零食,比如坚果虽然很健康,但并不适合咀嚼和吞咽能力不佳的小宝宝。我女儿在一岁左右的时候会吃几种零食,我很乐意分享给您做个参考:
1.酸奶
酸奶里面含有的益生菌能够帮助孩子消化,并且更有利于肠道吸收。但对于一岁左右的孩子,每天的食用量最好不超过100ml,而且最好不要空腹给孩子食用,否则容易影响胃酸分泌。
2.米饼,米条
比起饼干我更喜欢给孩子吃米饼和米条,因为饼干一般含糖量都会比较高,但是无添加的米饼和米条不存在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在孩子玩耍过后,作为主食给他们补充能量。
3.新鲜水果
水果可以说是公认的最健康的宝宝零食,各种水果不仅能够带给孩子丰富的口感,而且还能带给孩子生长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纤维素。但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是不要给孩子空腹吃水果容易刺激胃粘膜,第二是在给孩子吃完水果后,应当注意漱口保护牙齿健康。
4.海苔
海苔是孩子补钙的好帮手,但烘烤后的海苔比较容易上火,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食用时要控制食用量。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超市里卖的袋装海苔,一般味精和盐分含量比较高,一岁左右的孩子最好不要摄入这么多调味品,因此父母可以选择到母婴店去购买低龄宝宝专食的产品。
老人的心思
孩子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孩子,其实很多老人比我们做父母的爱得更紧。我们要想跟老人合理的沟通,应当先学会体谅他们的一番心思。
比起父母,老年人更喜欢给孩子们买零食,我认为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
1.抵不住孩子的要求。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人年纪越大越见不了哭闹离别,因此老人们常常显得没有年轻人“心狠”。如果区区一些零食就能让孩子的笑声多一些,家里气氛活泼一些,他们肯定义无反顾。
2.弥补年轻时的遗憾。很多老人年轻时由于家里条件和社会环境所致,没有能力给自己的孩子买好吃的好穿的,现在生活好了,他们就希望把对自己孩子的那份缺憾弥补在下一代身上。
3.对年轻人的反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年轻父母对孩子控制过严,老人就会发自心底的认为孩子受了很大的委屈,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希望帮孩子实现愿望。
怎么化解
其实我能理解很多父母不喜欢老人给孩子吃零食,并不是怀疑其用心,而是认为老人给孩子吃的不够健康,不够有节制。因此,与其两代人纠结在吃不吃的问题上,倒不如年轻的父母把以下工作做好。
1.家中囤零食。担心老人给孩子吃的不健康,最好的方法不是阻断而是疏导,最好的疏导方法不过于把健康的零食备在家里。这样即便你不在家,等孩子想吃零食时老人只需要拿出你的存货,就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能省钱老人何乐不为呢?
2.列出禁止清单。很少有老人给孩子吃零食,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不健康,因此写清楚所有禁止孩子食用的零食黑名单,在其他零食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老人一定的自由度,相信老人也是很愿意遵守的。
3.不要当面反对。这里所说的“当面”,既包括孩子,也包括你老公。当着年轻人的面被指出不足对老年人来说是极其丢脸的事,他们很有可能明明内心认同你的看法,却因为要维护自己长辈的尊严而说出反对意见,相信这种局面不是你想看到的。
4.给老人为孩子消费的机会。有些儿女很孝顺,为了让老人存钱,不管他们要给孙子孙女买什么都会横加阻拦。老人需要表现爱的途径,而他们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吃。因此偶尔给老人一些为孩子表心意的机会非常重要,比如衣服,玩具等,他们有机会尽心自然也不会执着于某个方面。
两代人由于受到的教育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形成的理念自然不同。大家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能让家庭环境更加温馨,对于孩子的情绪管理和性格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我是老孟,一个爱分享的全职妈妈。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多的爱。
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不吃零食?
过五一节的小朋友可能又要暴食大量的零食了。怎么让你的孩子克服这些坏习惯养成不吃零食的好习惯呢?看下面的小招:
转移宝宝注意力
宝宝看到别的小朋友吃零食,心理就会产生也要吃的欲望。妈咪这时要巧妙地将宝宝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这个小汽车很好,可惜不能开,你的脚踏车呢?”宝贝转过头去找脚踏车,妈咪又说:“这地方太小,脚踏车跑不快,我们到花园那边去,让汽车和脚踏车赛跑。”就这样,妈咪成功让宝贝转移了注意力,一玩得高兴,宝贝就想不起吃的事了。
宝贝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如果看不见也就忘到脑后了。这样的即兴创作对妈咪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就像一场智力竞赛,妈咪得比宝贝“聪明”才有可能胜出。
积极心理预防
妈 咪也可随时和宝贝聊天沟通,比如对宝贝比较崇拜或喜欢的人物,可以告诉他,这些人在小时候就不喜欢吃零食,所以才这么漂亮、勇敢、厉害!不断灌输这样 的概念,宝贝当然不会马上理解,但重复的次数多了,他心里会有一个概念,妈咪不赞成我吃太多这些红红绿绿的东西。再有贪吃的欲望时,他就会犹豫。
这是一项长远的说服工作,等宝贝大一点,有了分辨能力和自制能力,妈咪的话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今后对食物的选择。
丰富日常饮食利求均衡营养
平日里尽量让宝贝多吃水果、蔬菜、坚果、红枣、奶制品之类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把他那小小的胃占满。饱饱的感觉不会让宝贝再生出吃其他食物的欲望,同时又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休 息日的时候,妈咪可以和宝宝一起亲手做上一盘水果蔬菜沙拉。各种颜色的果肉和蔬菜拌在一起,浇上乳黄色的蛋黄酱,赤橙黄绿,又鲜亮又美味诱人。而且,富有 想象力的妈咪,还可以和宝贝将沙拉摆出各种形状,盛在漂亮的碗里,吃起来口感也爽爽的,这样会使宝贝觉得这比那些包装袋里的食品更有吸引力。
如果日常饮食能让宝贝一见倾心,那么他就会把那些花花绿绿的小食品抛到脑后了。
健康专家们目前划定的婴幼儿食用甜点标准是,不要超过食物总量的20%。大量食用垃圾食品,会引发婴幼儿发生营养缺乏症,尤其是宝贝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处在发育阶段,需要全面的营养才能健康成长。
特别要注意的是,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大量食用小零食会导致肥胖,但由于宝宝处在发育期,即使吃了过量的“零食”,也不一定就会表现为体重超标。所以,不能仅以宝贝的体重为观察指标,而要注重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玩具也是必不可少的,玩具能够陪伴孩子玩耍,还能引导孩子智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但是现在市场上的的玩具种类繁多,而且还没有明确的分类,有国内和进口的款式,如果想给自己或孩子买玩具可以考虑用网购替代实体店,因为现在实体店一般不会给予拆包试玩的服务,如果买来的玩家孩子不喜欢就浪费了,所以在购买玩具之前最好观看一些开箱的节目视频。
我给你推荐一个可以看各种玩具开箱视频的节目吧,我介绍的是由4399玩具网出品的《阿哦玩具》节目,带你领略各色玩具,这里有造型酷炫铠甲勇士可动人偶、玩法百变的爆裂飞车、开发脑力的乐高积木等等,还有可爱的小姐姐教你如何让玩具玩的更有趣。在腾讯视频上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都可以观看,可以去试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