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宝宝吃什么零食好,总是喊着肚子疼怎么办的呢?
这种情况可能是小孩肚子有蛔虫,一般肚子有蛔虫会经常肚子疼,吃饭没有食欲,也会晚上睡觉磨牙,脸上有虫斑,需要带小孩去医院检查大便常规是否肚子有蛔虫,在医生指导口服打虫药物,注意养成小孩吃饭前洗手习惯,不能吃零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怎么去培养他的时间观念?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幼儿工作者,很高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4岁的孩子年龄还是非常小的,是中班的年龄。中班在数学领域中已经开展了认识时钟的课程。内容包括:教幼儿认识时针、分针,掌握整点、半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懂得一日的时间安排,会珍惜时间。幼儿虽然认识了时钟,但并不能完全按照每天的时间安排去完成每件事。他们的时间观念并不强,需要靠成人的帮助才能建立时间观念。逐步养成自律的品质。具体可以怎样做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正面管教中的方法:
一、和幼儿一起制作生活惯例表。
这张生活惯例表是由孩子和父母一起来制作的,而不是父母一个人替孩子做的。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感到是受尊重的,感到被赋予了力量,并且会受到激励愿意与大人合作。一天的时间太长,我们可以把一天的时间分成几个小的时间段来制作日常惯例表。比如:晨间惯例表或晚间惯例表。可以解决孩子早上不起床或不肯睡觉的问题。与孩子一起把要做的事情写下来,并且标上序号。明确做事的先后顺序。在事情的旁边,可以与让孩子画上一副画,或者是给孩子在执行过程当中,拍张照片贴在时间的旁边,这样孩子一看就明白。有了这张日常惯例表以后,以后就可以问孩子:宝贝,想想看,我们的日常惯例表,下面一项是什么呢?让孩子自己去看,慢慢的培养孩子的自律和时间观念。下面是我自己制作的一张睡前惯例表,供家长们参考。
二、用沙漏的方法或番茄时钟法。
孩子对沙漏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它们能够直观的看到时间就像沙漏一样一点一点的流逝,在减少。这时,倒计时会让孩子有紧迫感,现在,幼儿园里在科学角中就有沙漏,孩子是能理解的。番茄时钟法,是可以自己设置时间的。在做完一件事后,比如20分钟后,番茄时钟会响,会提醒孩子休息一下,进入下一件事情。这样的话,孩子自己就可以去掌握时间了。比如在玩之前,让孩子设置好时间,避免玩太久。
三、当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时,父母要做到和善而坚定。
父母可以去提醒孩子下面该做什么事情?但是我们不要带上自己的情绪。比如,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会表示很生气,会批评孩子,给孩子一些教训。认为就是让孩子感到难受了,他才会听。我们要对孩子表现出和善,同时,又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坚持到底的。比如:已经很晚了,孩子不想起床,我们可以问问孩子,宝贝,现在几点钟啦?看看你的晨间惯例表,现在要做什么了?如果是晚上还要说我还想玩。这时我们可以认可孩子的感受,用和善的态度对孩子说:嗯!我知道你还想玩。但是现在很晚了,看看我们的惯例表,我们需要做什么呢?当孩子还是不想起床时,我们可以坚定地拉着孩子的手帮助他起床。或者给他一个抱抱,又或者用幽默的方式对孩子说:我要挠痒痒啰!孩子通常都会愿意配合的。
四、父母不要唠叨孩子,要避免惩罚。
没有哪一位孩子愿意听父母一遍一遍的唠叨。当父母长时间去唠叨孩子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会自动的屏蔽掉父母的信息。也就是说,虽然父母一遍一遍在说,但是孩子其实并没有把这些话听进耳朵里。这种方式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反感,从而引起他的反叛。惩罚孩子会让孩子感到我就是个坏孩子。孩子也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报复行为,心想:我就不起床,你能怎样?因此,父母要避免唠叨和惩罚。
五、父母要避免给孩子奖励。
为什么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也不能给他们奖励呢?因为每次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我们都给孩子一些奖励的话,这样会让孩子丧失内在的成就感和能力感。孩子会逐渐因为想获取一些物质奖励而去做一些事情,去满足父母的要求,而自己本身的动力并不强。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鼓励的话语。比如描述型鼓励:我看到你今天很早就起床了。感谢型鼓励:感谢你这么快就收拾好了东西,没有让妈迟到。我们给孩子一个微笑,对孩子点点头,都表示出对孩子的肯定。
孩子的时间观念需要我们成人逐步的去培养,而且孩子还非常需要我们的鼓励。父母们可以尝试用以上这四种方法去帮助我们的孩子建立起时间观念。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感谢您的关注!
三岁小孩不好好吃饭一吃饭到处乱跑该不该打?
孩子打顿不好好吃饭,是许多妈妈都感到头疼的问题,尤其是3岁左右的孩子,喜欢乱跑乱动,就连吃饭也不老实,妈妈们都不明白,到底问题出在哪呢?
孩子打顿不好好吃饭有原因:
依我看,三岁的孩子吃饭老爱跑爱玩,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当然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信大家都见到过这样的场面,吃饭的时候,宝宝看见盘子里的菜、饭碗里的饭,伸手抓起就往嘴里塞,偶尔会弄得一脸一身都是饭菜,家长发现后立即会把盘子、碗拿走,宝宝还要去抓,当抓不到的时候宝宝大哭家长不理会,给宝宝擦擦泪水继续喂。
记得有一次去对门邻居家串门,一进门发现她一边给宝宝擦手,一边不停地唠叨:“小祖宗,看你弄得,气死我了。”仔细一看,原来宝宝不仅把饭菜撒落一地,头上脸上身上全都弄脏了。
孩子之所以会在吃东西的时候,冷不防的去抓大人手里的筷子、勺子、碗和靠近的饭、菜,是因为孩子正处于手的敏感期。一般来说0~3岁是宝宝手的敏感期,这阶段的宝宝都喜欢抓东西。
当然,孩子抓东西不是与生俱来的,妈妈们应该记得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吧,那时候宝宝探索世界的本领全靠嘴。随着慢慢长大,聪明的宝宝用嘴唤醒了小手,小手开始觉醒,当宝宝第一次把手伸进嘴里的时候,有种开天辟地的感觉;再后来当宝宝用手抓住妈妈的衣服塞进自己嘴里时,宝宝会发现原来手是可以用来抓东西的呀!从此宝宝便对用小手抓东西产生了兴趣。
到了1岁左右,宝宝开始学着吃饭,只要看到食物宝宝的第一反应就是用手去抓。由于现实生活中有宝宝被烫伤的案例,所以爸爸妈妈们都十分担心,往往采取的措施就是切断宝宝抓的渠道,以喂来代替孩子自己吃。
家长这样做出发点当然的好的,是为了宝宝的安全,其实这样做无形之中对宝宝也造成了伤害。也正是因为家长担心孩子烫伤,怕孩子弄脏了衣服,于是就不让孩子自己吃,只要想让孩子吃饭家长总是喂,这样一喂家长省心不少,孩子或许也能吃的东西多,岂不知这样家长却好心办了坏事,剥夺了孩子练习吃饭的权利。
其实,在这一阶段,家长只要注意烫伤的安全隐患就行了,因为宝宝没有冷热的概念,别管什么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抓,家长注意太热太烫的饭菜离宝宝远一点,给宝宝准备一个小碗小盘子放在面前,饭菜冷热适中后再让宝宝吃,实际上家长不让宝宝自己吃,一方面是担心宝宝烫伤,另一方面也有怕麻烦的私心。
养育孩子不允许有丝毫的偷懒,任何一次偷懒都会让孩子受到很大的损失,大多数孩子在本该练习自己吃饭的最佳时期,因了被家长阻止,给宝宝入园都带来了麻烦,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3岁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孩子探索的兴趣也到了高发期,由于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看到什么都想摸摸看看,所以孩子爱跑爱玩,就连吃饭也不例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孩子打顿不好好吃饭,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没有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其二,家长的喂剥夺了孩子练习吃饭的权利。
孩子吃饭爱跑爱玩怎么办?
1、吃饭要有仪式感
如果仔细观察或许会发现,每个家庭吃饭有每个家庭的习惯,有的全家人吃饭都坐在一起,而有的家庭吃饭像一盘散沙,谁想端碗到哪里吃就到哪里吃。后者就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
要想让孩子好好吃饭,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有仪式感。也就是每天吃饭时,全家人都要围坐在一起吃,不吃好饭大家都别离开饭桌,家长要首先做到,给孩子树立榜样。这样做让孩子知道,吃饭要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大家都在一起吃不能随便走动。
2、吃饭前别让孩子吃零食
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自理的能力,比如不用大家帮忙,自己可以打开饼干盒子吃饼干,可以把吸管插进奶盒里自己喝酸奶。有的孩子吃饭前由于自己吃下了大量的零食,或喝了酸奶,肚子已经没有饥饿感了,吃饭的时候当然会贪玩不好好吃。
3、吃饭就是吃饭不三心二意
有的年轻父母,平时或许工作忙没有时间,吃饭的时候不是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剧,就是一边吃饭一边刷微信。孩子天生爱模仿,爸爸妈妈吃饭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所以,吃饭的时候,如果发现周围有什么引起了孩子的注意,孩子就立即会跑过去看看、摸摸、玩玩。当家长发现后说孩子,孩子也未必会听,孩子之所以把家长的话当耳旁风,就是因为家长没有做好榜样。如果家长吃饭时专心吃饭,不分心做别的事情,家长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家长说话就有权威,孩子也自然会听。
4、让孩子承担打顿不好好吃饭的后果
有的孩子吃饭打顿不好好吃,大家刚刚吃过饭不久孩子马上就吵着饿,家长立即就去给孩子弄吃的拿喝的。家长这样做认为是疼孩子,其实这样做对孩子是不利的。
孩子吃饭的时候如果乱跑乱动不好好吃,家长先跟孩子讲清楚,打顿不好好吃,只要大家都吃过饭,不到下顿吃饭时间没有都不能吃,即使再饿也不可以吃东西。这样说过之后,家长要狠下心来做到,孩子半天再喊饿都不能给任何东西吃。让孩子尝到挨饿的滋味,下次即使家长不说孩子都会好好吃饭。
5、把零食作为孩子好好吃饭的一种奖赏
把零食当做孩子吃饭表现好的一种奖赏,这是我们在带两个宝宝时用过的方法,也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就是孩子打顿如果好好吃饭,家长就给予奖赏——半天可以吃零食。如果孩子打顿不好好吃饭,说明孩子吃饭时表现不好就没有奖赏,半天就没有零食吃。
我们家二宝现在的口头禅就是:“好好吃饭就有零食吃,饼干也有、酸奶也有,棒棒糖也有,山楂片也有,如果不好好吃饭什么都吃不到。”
吃饭是关乎孩子身体健康的大事,希望家长们要认真对待,本文只是个人浅见,如果好的方法欢迎大家留言交流,谢谢!
再跟你分享下我家宝宝识字的经验吧,我家宝宝两岁半的时候我就已经教他去认识简单的汉字,但是自己教的又有点含糊,毕竟不是当老师的,之后我就在网上买了些带图的卡片和书本让他认识,不过效果不明显,花费大量时间,还容易损坏,
而且宝宝什么都想往嘴里塞,有些比较小的拼图什么的,就怕宝宝吃了,后来发现了一款APP【 猫小帅识字】,真心推荐大家使用,里面有很多的冒险故事,还有把汉字变成有趣的动画和图形,我家宝宝特别喜欢听,平常特别好动的他,一看这个就安静的听故事 。各种游戏关卡让宝宝重复学习汉字内容,加深记忆,让我这个陪宝宝玩的麻麻都觉得好玩有趣。所以极力推荐你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