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能吃些什么零食,有像方便面一样简单好吃又管饱的方便食品吗?
无论是单身时期,还是现在作为家庭主妇,制作简单的餐食,能节约不少时间,当然营养也是必须的,介绍一下自己平常做的简单又管饱的食品。
普通类:
在商超购买速冻食品是不错的选择,各类包子、馒头、花卷、汤圆、烧麦、手抓饼、饺子等等,口味丰富多样,还可以抹上或咸或甜的酱汁,如果觉得干,泡些牛奶、咖啡、速溶汤吧。
有时,我家老人会去一些老字号的店铺买现蒸的包子馒头,我们拿回来放凉,用食品袋分装每天的量,每次拿出来蒸蒸就好。
现在有些商超冷冻区会卖一种湿面或湿米粉,把面或米粉放热水里煮两三分钟,捞出后干拌或放冲好的汤里,也有很多选择,我通常一次买一个不同口味,然后找到自己喜欢的。
麦片类的冲泡食品,配面包饼干之类的干食,既管饱又营养。我以前买过一种咸味的麦片粥,味道也很好。
当然还有各种泡面,有人说不健康,但真得看你怎么吃,总不能天天吃吧!尽量选非油炸的方便面。即使买了油炸型,倒掉煮面的水也是个好方法。油盐的调料包比较咸,就少放一些,或只放一半。另外,还可以煮出更好吃的方便面,这就属于进阶类啦。
进阶类:
所谓进阶,就是在原来制作方便食品的基础上,对食材进行简单的加工,其实也很方便。
比如上面提到的方便面,煮的时候打个鸡蛋,放一两朵洗好的青菜。平常做饭时,多切点肉片或鱼片,放少于盐或酱油,合着生粉拌匀,分装进小食品盒,然后放冰箱冷藏,煮方便面时加几片,就营养多了,味道也更好。
商超里卖的生面,乌冬、拉面、叶子面等等,用上面的方法,加鸡蛋、青菜、菌菇、豆腐、肉鱼片,按自己的口味添加佐料,提前做成拌面酱,或是放面里一起炒。
前面提到的馒头、包子和饺子,也有进阶的方法。比如馒头,切成片,把鸡蛋打散后放点盐,馒头片裹上鸡蛋液,放少许油的锅里两面煎,金黄酥脆,鸡蛋液里也可以加些纯牛奶,就更香了。包子和饺子除了蒸,试试放锅里煎一煎吧。
提到这么多面食,一直没说米饭。因为米饭是需要加工的,日式或韩式的饭团、寿司、包饭,都十分不错,准备工夫多一点,但胜在营养丰富和口味多,大小够一口吃,很方便,还不浪费食材。
老人们节约,有时留些剩饭,我们拿来炒饭或做汤饭,添加或简单或复杂的食材,丰俭由人,就是提前准备好,做起来也很简单。
总之,动动脑筋,尝试把不同食材搭配一下,做出轻松上手、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各种餐食吧!欢迎大家多多补充,让我们的餐桌丰富起来。
保健品适合什么人吃?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保健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更懂得养生保健,那么保健品真的适合于所有人吗?什么人需要吃保健品呢?下面超哥为你指点迷津。
答案抢先看:
一般来说,需要调整某方面生理机能或需要改善身体状况的特定人群才需要吃保健品,要根据自身特定需要去选购适宜自身的保健品。
【保健品的介绍】
保健品又称功能食品,根据GB 16740-2014国家标准,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对于保健品的定义理解有以下几点,首先,保健品首先是食品,必须无毒无害,符合普通食品应有的营养要求;其次,保健品不同于普通食品,它具有特定的保健功效,这里的“特定”指的是其保健功能是经过科学验证、明确具体的,但既不能取代正常膳食摄入,也不能取代药物治疗;再者,保健品通常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产的,不存在对所有人都有用的“老少咸宜”保健食品,因此,保健品是有推荐食用人群的。
【保健品的推荐食用人群】
一般来说,保健品要求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在正常摄入范围内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而不同于药物所允许的一定程度上的毒副作用。但是保健品并非人人适用,如果食用不当,不仅无法获得其有益功效,还可能适得其反。 那么,需不需要吃保健品,吃什么保健品,这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像一些中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可以选择增加骨密度或者补钙的保健品;而长期使用电脑的白领,可以选择缓解视疲劳的保健品;而需要哺乳而奶量不足的妇女,可以适当吃些辅助促进泌乳的保健品。但是一般身体状况健康的人,在正常膳食摄入和良好生活状态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吃保健品的,日常食物摄入就能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正确食用保健品】
很多消费者对保健品存在误解,把保健品当成药品,希望它有快速的疗效, 事实上,保健品的主要功能是预防和对疾病后人体的恢复起帮助作用,它只针对亚健康人群[1],不必从众购买。如果需要购买,那么在选购时,可以先在权威网站上查询保健品,正规保健品上都会印有清晰的配料表,认真观察成分内容和剂量要求后才食用。
【总结】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保健品的,保健品只是一个辅助疾病治疗、促进健康的产品,适宜于身体失衡的人群食用。普通百姓在选购保健品时,要充分了解产品的成分和特定功效,正确地食用保健品。
持续关注“超哥话食”,更多精彩等着你。
参考文献:
[1]张文章.保健食品并非人人适用[J].中国保健营养,2005(5):72.
作者:庞欣琦 赵力超
胃不好少吃什么最好?
看到这个问题,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不是思考怎么回答,而是思考要不要从中医角度回答。后来我想了想,就算本着分享的态度,也应该将自己所了解到的关于胃的知识分享出来,万一有用呢。丑话说前头,不喜欢中医的可以不看,不需要喷,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见仁见智,各取所需的,我们都不要勉强别人屈从自己的意志,这是起码的礼貌。
胃,从生理结构上看,整体分三大部分,上脘、中脘和下脘,上脘连着“贲门”与食道相连,下脘连着“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胃的重要的生理机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胃将食物接收,进行第一次消化加工和第一次的水谷精微(营养物质)的吸收,然后送给脾,由脾将水谷精微(营养物质)运化成的气血津液送到全身各处。
胃的重要特点是“实而不能满”和“泄而不能藏”,所以,不能吃太多,也不能让它的运化力量不够。“饥饿”感也是胃的很重要的一个生理指标哦。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想讲太多生理知识,更不能讲太多的中医知识,毕竟我也是初学。但是,了解胃的生理结构,对于我们了解胃病的位置和原因会有很大的帮助。
胃病,有很多种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多种症状。有的人吃不下饭,有的人不知道饥饱,有的人喜欢热敷,有的人却连碰都不能碰,有的人吃不得凉,还有的人每天吃了饭就会嗳气,呃逆……症状可谓五花八门,但是,一定注意,即使相同的症状也不一定是同一个原因引起的,所以,找靠谱的专业医生看病很重要。很多胃病,只是因为胃本身的强大坚韧而让很多人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小毛病慢慢就积累成了慢性病。
所以,题主的这个问题,如果有不舒服,我会首先建议去看病,在诊断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这才是治本。当然,作为平时养生的一个主题,这里就有一些泛泛的答案,几乎适合所有人,可以参考。我从正面回答,胃不好可以多吃什么吧。
下面简单罗列一下,无法全部写明,因为你慢慢就会发现,只要应季的食品就有应季吃的道理,至于能不能吃,则在于个人的身体体质,而好不好吃,则完全是个人口味了。这个是完全没有统一的标准的。
五谷杂粮类:小米、黑米、粳米、薏米、荞麦、红豆、红薯等
蔬菜类:西红柿、扁豆、山药、蘑菇、银耳、胡萝卜、南瓜、甘蓝、莲藕、土豆、菠菜等
水产类:鲤鱼、鲫鱼、草鱼等等
水果类:大枣、橙子、苹果、山楂等等
其它:兔肉、蜂蜜等
脾胃是后天之本,所以养护好脾胃才能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养成良好脾胃的基础:饮食有度,不暴饮暴食,也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荤素搭配,不过度食用油腻,也不能缺乏营养,尤其不赞成那些为了减肥而不吃主食只啃黄瓜西红柿的做法;作息规律,不要熬夜,保持心情宽松,要懂得自我调节。这点很重要,要知道,情志问题产生的病痛往往不是靠药物能治疗的,因为“心病还须心药医”。
无法展开太多,所以我简单回答一下。
祝大家身体健康。